menu
销售热线 :13305362086
邮箱 英文版
新闻资讯
当前页: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如何打破垃圾渗滤液“处理困局”?

发布时间:2020/4/20 9:55:45 浏览次数: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是垃圾分类后的重要一环,采取哪些措施、如何打破当前渗滤液处理不达标的困局成为各个地方政府不得不直面的难题。那么,垃圾渗滤液处理达标为何如此之难,都有哪些技术?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详解垃圾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还有堆积的准备用于焚烧的垃圾渗漏出的水分。

垃圾渗沥液的特点
1、水质复杂,不仅含有好氧有机污染物、各类金属和植物营养素(氨氮等),还可能含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
2、污染物浓度高且变化范围大,COD和BOD最高可高达几万;
3、盐分含量高,采用膜处理会由于渗透压过大造成产水率过低,仅采用生化处理会因含盐量过高造成启动困难,负荷较低,运行不稳;
4、金属含量高,其中重金属离子会对生物处理产生抑制作用;
5、氨氮含量高,C/N比例失调,给生物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当前,国内大多数垃圾处理厂都需要对垃圾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处理,这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渗滤液处理市场,然而,由于处理技术不适用、成本过高、监管不严等多种原因,导致当前大多数处理厂无法按照排放要求处理渗滤液,甚至会出现一些偷排、漏排的现象。那么,为何渗滤液达标处理如此之难呢?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处理技术不能够满足达标出水要求。由于渗滤液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等,导致处理难度大,在渗滤液处理项目运营后可能会出现很多运营方面的问题;并且由于一些渗滤液处理项目上马时,没有做好前期调研工作,由于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等原因使得原有配套的处理工艺不能够满足实际运营要求,导致垃圾处理厂污水超标排放。
2. 处理成本过高。导致企业不堪成本压力,采取偷排、漏排等方式排放渗滤液。由于垃圾处理厂的运营收入费用单一,然而在实际运行情况下,需要的运行支出费用较高,这使得垃圾处理厂一般都处于维持现状的情况,不愿意拿出多余的经费用于支付高额的渗滤液处理费用。这种情况下,垃圾处理厂对渗滤液处理不达标就排放,甚至通过偷排、漏排等方式逃避处理责任,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频频发生。
3. 监管不严。政府对于垃圾处理厂排放情况监督不到位,对处理场日常情况不够了解;更有一些地区对于执法监管部分责任不明确,出现环境问题后,各个管理部门互相推诿,推卸责任,这也更加助长了当地垃圾处理厂不按照标准排放废水的气势,使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LAC垃圾渗滤液全量直排技术

       龙安泰环保开创的LAC垃圾渗滤液全量直排技术,解决了难降解污染物难题,以较低的运行成本对污染物进行氧化去除,实现了全量治理。
根据渗沥液的进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龙安泰环保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龙安泰深度处理工艺包实现全量治理达标,无浓缩液等二次污染产生。


       预处理包括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等,处理目的主要是去除氨氮和无机杂质,或改善渗沥液的可生化性。
       生物处理包括厌氧法、好氧法等,处理对象主要是渗沥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
       深度处理包括纳滤、反渗透、吸附过滤、高级化学氧化等,处理对象主要是渗沥液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和胶体等。深度处理应以膜处理工艺为主,具体工艺应根据处理要求选择。


一键分享: